對于癌癥患者而言,化療是一種周期性的治療手段。因為化療會無法區分敵我直接殺滅一些正常細胞,在化療期間或者是化療后會有很多癌癥病人出現白細胞減少的情況。
白細胞減少其實在癌癥化療治療還是比較常見的,所以在癌癥的綜合治療方案中,往往會把提高白細胞作為其中的一個治療項。
白細胞是人體細胞中的重要組成部分,可以細分為淋巴細胞、單核細胞、嗜酸性粒細胞、嗜堿性粒細胞、嗜中性粒細胞。白細胞通常被稱為人體 “衛士”,當病毒菌體入侵人體時,白細胞的作用是把病菌包圍﹑吞噬,然后消滅。
按照現在的標準,一個正常的成人體內的白細胞數目應該是4.0×10^9/L-10.0×10^9。在血液檢查中,如果癌癥病人的白細胞數量低于4.0×10^9/L時,則可以定義為白細胞減少。
白細胞減少可輕可重,一般情況下,白細胞減少是否需要直接進行治療,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:
1、當白細胞的實際數值低于4.0×10^9/L,而且嗜中性粒細胞計數小于0.5×10^9/L。
2、因為感染導致白細胞數量不可控制或者是預期白細胞會降低,如:癌癥化療。
癌癥化療導致的白細胞是否需要藥物治療取決于白細胞減少的成都。癌癥病人在進行化療治療的時候,白細胞減少一般開始于停藥后一周左右,至10天左右達到最低點,在低水平維持2-3日后開始回升,一般只需要一周或者是10天的時間則能恢復至正常。
如果是輕度(I-II)的白細胞減少,一般無需處理都可以自然恢復。但是如果是比較嚴重(III-IV)的白細胞減少,則應該進行及時處理。
由于癌癥化療治療導致的白細胞治療,一般是直接使用促白細胞生成的藥物,以幫助癌癥病人提高白細胞數量,病人可以選擇注射或者口服類藥物。在這里需要特別提醒癌癥病人的是,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有哪一種食物能夠幫助人體提升白細胞,所以癌癥病人不應該盲目相信所謂的食療方。